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日期:2024-02-20  阅读次数:66 
字体:
分享:

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

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规划对象概况

1.1 历史沿革

1.1.1 大邑县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今大邑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夏、周时有古蜀。今大邑县区域当时为古蜀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更元九年(前 316),秦灭古蜀国。今昔对比大邑县区域当时为临邛县地。汉高祖五年(前 202),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西汉末年,王莽立国为新(9 23),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后公孙述据蜀称成家(25 26)。监邛、邛原县名仍旧。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历蜀汉、魏、西晋宽大初至成(汉)玉衡二年(312),大邑县区域仍置。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亡。汉原县改为融县,后又复名江原县。临邛县仍置。中经宋、齐,至梁武陵王萧纪据蜀前,两县建置不变。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552553)。临邛县改为依政县,江原县仍置。梁承圣二年(553),西魏统治蜀地。依政县分出部分地区置临邛县,江原县仍置。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立国。江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县,后又改为晋原县。依政县、临邛县仍置。隋代,今大邑县区域为晋原、临邛、依政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晋原县地分出部分置唐隆县。武德三年(620),临邛、依政、唐隆 3 县地分出部分置安仁县,贞观十七年(643),安仁县撤销,咸亨元年(670),安仁县复置。今大邑县区域唐初未建置时,属临邛、依政、唐隆、安仁县地。公元 671 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西部置大邑县。《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1284 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撤消安仁县和火井县建制撤消,其行政区域划归大邑县。火井县境域后划归邛州。大邑建县后,唐、宋两代建置无变化。1377 年(明洪武十年)农历五月,大邑建制撤消,境域并入邛县。1380 年(明洪武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复置。1960 71 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津县并入大邑县。原新津县城关镇改为大邑县新津镇。1962325日,建制恢复,原新津县所辖区域仍归新津县管辖,10 20 日,国务院补办批准手续。建县后,大邑县治历来在今晋原镇。

1.1.2 安仁镇历史沿革

安仁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现安仁镇为旧安仁县治所在地。安仁县建制始于唐朝初年,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太平寰宇记》)。

《旧唐书·地理志》载: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割临邛、依政、唐兴三县部分 境地置安仁县(县治在今安仁镇),隶属剑南道邛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 643 年),废安仁县。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 670 年),复置安仁县。 据《宋史·地理志》宋朝安仁仍为一县。 据《元史·地理志》,元朝初年安仁废县,并入大邑。之后,一直沿袭“安仁”之名称安仁镇。清末明初,以武崛兴,为蜀之冠的刘氏家庭大兴土木,在安仁修建了 27 座公馆、庄园,安仁镇有了较大发展。2004 11 月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拆乡并镇工作的要求,原安仁镇、唐场镇、元兴镇合并为新的安仁镇。

1.2 自然地理条件

 

1.2.1 地理位置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 48 公里,地跨东经 102°59′至 103°45′,北纬 30°25′至 30°49′。东北与崇州市为界,南接邛崃市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北与芦山县、 宝兴县、汶川县接壤。安仁镇位于大邑县东南部坝区,东邻董场镇、蔡场镇、韩场镇,西连苏场镇、三岔镇, 南接上安镇和邛崃市冉义镇,北与崇州市燎原乡、桤泉乡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 30°37´,东经 103°20´,幅员面积 57.29 平方公里。

1.2.2 地形地貌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段地带,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平原、丘陵、低山、高山并存,其中,平原占 22.8%,丘陵占 16.7%,山地占 60.5%。境内西北最高山峰苗基岭海拔 5364 米,为成都最高峰,东南最低处仅 475 米。西部山区沟壑纵横,群山绵亘,高峰耸峙,饮马坝背斜等多级褶皱;主要断层有:磨子沟、黄铜尖子和双河逆冲断层以及川溪口、王坝景观秀美,中纬度、低海拔的西岭雪山雪域为一大奇观,诗圣杜甫曾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岗和金陵寺断层等多级断裂;主要岩石类有:花岗岩、辉橄岩、橄榄岩、紫红色砂岩、页岩、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绝唱。 耐酸盐岩、砾岩等多种岩类。全县整体处于构造活动带上,其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安仁镇域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部分河滩地,土质为黄泥、半沙地大土、河坝地、乱 大邑县境内的地震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构造过境带,主要分布在西岭镇境内,集中全县 70%槽田四大类,平均海拔 499.8m

 

1.2.3 气候特征

大邑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全天候的四季旅游。境内年平均气温为 16.0(平坝区),1月平均气温 5.5,7月平均气温 26.1,极端最低气温-4.8,极端最高气温35.1℃。无霜期多年平均为 284天。平均年降水量1098.2毫米。大邑县地面海拔高度差异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升而降低。丘陵、山地区平均气温分别为12-15℃和 11.4℃。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反而增大,平原、丘陵和山地区平均隆水量依序分别为 1095.5 毫米、1156.3 毫米、1268.8 毫米。降水多集中在 78 ,其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46.3%(平坝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平坝、丘陵、山地区依序分别为 1033.8 小时、744.4 小时和 683.7 小时。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变化,常显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生物气候垂直变化特点。

1.2.4 水文条件

大邑县境内沟渠纵横,7 条自然河流(斜江河、出江河、黄水河、黑水河、干溪河粗石河、西河)1条人工河流三合堰,年平均径流量 179290 万立方米,可灌溉全县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安仁镇城内水网丰富,斜江河是镇域内最宽的河流,为岷江二级支流,从镇域南部边缘由西向东蜿蜒流过,在唐场的白塘坊入邛崃市南河。桤木河为斜江河支流,在安仁镇镇区西南汇入斜江河。在安仁镇内,还分布有众多灌溉水渠,纵横交错,排灌便利。

1.2.5 地质构造

大邑县在我国的大地构造上属扬子板块的西部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交接处属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东缘的一部份,彭灌大断裂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天车坡一西岭镇一唐王坝一线贯穿县境中部。此线以西山区为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份,以东为白垩纪第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前者为后者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所形成。境内西部山区褶皱、断层发育。主要褶皱有:宝兴背斜,齐棚山倒转背斜,黑水河复向斜,石梯沟冲断复向斜以及唐王坝向斜,雾中山背斜,灌口向斜,晋原镇背斜,凤凰山向斜,饮马坝背斜等多级褶皱;主要断层有:磨子沟、黄铜尖子和双河逆冲断层以及川溪口、王坝岗和金陵寺断层等多级断裂;主要岩石类有:花岗岩、辉橄岩、橄榄岩、紫红色砂岩、页岩耐酸盐岩、砾岩等多种岩类。全县整体处于构造活动带上,其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大邑县境内的地震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构造过境带,主要分布在西岭镇境内,集中全县 70%80%的地震。此外,出江--天台山雁行构造带的过境带也是多震带,主要分布与出江镇,悦来镇、雾山乡境内。

1.2.6 土壤与生物

大邑县境内成土因素复杂多样,发育形成的土壤分为8个大类、12 个亚类、16 个土属38 个土种。其中8个大类是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

大邑县拥有亚热带、温带植物植物 226 科、1527 属、8600 余种,大多数植物属种子植物门中的被子植物亚门,脊椎动物 5 个纲 36 个科。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诸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孓遗植物银杏、珙桐、水杉以及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可以说,大邑县是一个重要的物种资源基因库,优异的生物和地理科研与教育基地。

大邑县植物垂直地带分布规律明显。大邑县地带性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从低到高的植被垂直分带谱为:常绿阔叶林(海拔<1500 )一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 1500-2400 )一常绿针叶林(海拔2400-2800)-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混交林(海拔 2800-3500)-亚高山灌丛草甸(海拔3300-3800)-高山草甸(海拔3800-4500)-高山寒漠土(海拔4000-5000)

1.2.7 对外交通

安仁镇对外交通便利,成温邛高速公路是大邑县与成都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由成温邛高速公路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36km,至成都市区 41km,至大邑县城 8.5km,安仁镇已经成为成都市半小时车程半径内的卫星镇。通过大新路在大邑县城可接川西旅游环线省道 106(S106)以及国道成温邛高速路(G318)。县道大新路、安出阝路、大双路构成了安仁镇对外的交通网络系统,大邑花水湾经新津至双流黄龙溪的二级路(大新路)改建工程完工,将形成安仁镇的旅游大环线,使安仁镇与周边乡镇的联系四通八达。

1.2.8 社会经济

安仁镇全镇幅员面积 57.29 平方公里,耕地 40673 亩。现辖28个社区,16 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安仁镇辖区户籍人口56973人。安仁镇地处平坝,是大邑县平坝区的中心城镇,现为国家级试点小城镇。安仁镇盛产水稻、小麦、蔬菜和生猪、禽蛋、肉鸽、兔、鸡等。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牧渔业发达,近年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1.3 刘氏家族史略及重要人物简介

四川大邑刘氏家族,祖籍安徽徽州。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时张献忠进兵四川,刘氏远祖刘觉宗(系大明翰林院编修,钦加二品衔、荣禄大夫、太史中书令、布政司)被特授 为四川雅州府兵备道,以耄耋之年率全家入川拒敌。历经百战,年事过高,病死于官署。因 当时社会长期动荡,战事频繁,就将他安葬在名山县大蒙子。后人以百亩地立家祠祀祖,并以周围数里为田庄,刘氏先祖一家开始在此住居落业。其长子刘文贵(同知)继承父职,总督全川提调兵马出入大元帅,率兵民继续战守,被击败,死于军中。次子刘文富(进士)、

三子刘文义(监太史)亦被处死,四子刘文先率刘家子孙潜逃。清顺治三年(1646 年),张献忠战死,刘氏后人重回名山。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刘氏第九代先祖刘应良,因次子刘朝怀与大邑广德乡胡荣 贵之独生女联姻,举家迁入大邑县广德乡胡墩子(今大邑县安仁镇民安村),成为世居大邑 刘氏家族始祖。外始祖胡荣贵、汪氏夫妇,将胡墩子一带田地百余亩授与刘朝怀,从此,胡墩子改名为刘墩子。 刘氏三世先祖刘芳伯是刘朝怀独子,生三子刘汉荣、刘汉臣、刘汉瑞。刘汉瑞即刘氏四世先祖,生三子,长子单名智,即刘氏五世先祖。从刘氏三世至五世,正处于清康熙中晚期 至乾隆初期。由于明末清初长达百年的频繁战乱业以结束,农业生产及整个社会经济逐渐得 到复苏。这一时期,刘氏先祖安居乐业,人丁渐旺,田产也有一定增加,并产生了读书取仕 思想。乾隆二年(1737 年),刘汉臣等人到名山抄录刘氏宗支派名回大邑,并立祠祀祖。后 刘汉臣之子刘璵考取贡生,成为移籍大邑刘氏家族中取得功名的第一人。到刘氏六世先祖刘 仕识,家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日后刘氏家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刘仕识(17841874),是刘氏五世先祖刘智独子,生六子三女,男刘宗楠、刘宗英(武生)、刘宗泮、刘宗鲁、刘宗贤、刘宗珠。刘仕识幼年读书,未考取功名。他生活勤俭,喜欢农业,重视拓展田地,家境逐渐富裕。始建刘氏祖居,对刘氏家族发展有着较深的历史影 响。并于同治三年(1864 年),在刘墩子旁创立刘氏宗祠,竖碑记载远祖刘觉宗及始祖刘应 良事迹,供族人报本扫墓。同治十三年(1874 年),刘仕识老死于家中,时年九十岁。一生 置地近千亩,遗产均分六子。

刘氏七世先祖刘宗贤(1821-1908 ),继承百亩良田,家境尚可。其父刘仕识生前,由于家庭人丁剧增,祖居不能满足,便为宗贤兄弟俱择地修宅,各立门户。后刘宗贤继承了祖居,并在其父的基础上,作较大改扩建。刘宗贤,生三子三女。三子即刘公昌、刘公敬、刘公赞。长子公昌一支子孙生平湮没无闻。次子公敬系清末武生,其长子刘文刚(1869-1924)后人称刚老太爷,即日后曾独执四川军政牛耳的风云人物刘湘(字元勋)之父。三子刘公赞(1852-1920 ),生六子,即文渊、文运、文昭、文成、文彩、文辉六兄弟。

刘氏八世先祖刘公赞同兄弟分家独立时,有祖田三十余亩,家境并不是特别富裕。他非常勤劳,经常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并从事酿酒、玉米、煤炭买卖等家庭手工及商业活动。在他苦心经营下,田地增至 100 余亩。长子刘文渊性情忠实,喜欢读书,因而送入私熟,后考取功名(廪生)。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或务农或经商。后来家境比较宽裕,幼弟文 辉又取得读书机会。至1920 年,刘公赞去世。刘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已指日可待。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期。西方列强殖民入侵,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中国空前危局。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这时一般的青年学生多进入新式文武学堂。刘湘、刘文辉相继进入军界,刘氏家族双星闪烁,兄弟子侄相继显贵,短短一、二十余年,从刘氏祖 居走出不少大小官吏、当权人物。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以武崛兴,并拥有巨额钱 财的刘氏兄弟子侄,纷纷购置田地,大兴土木,以其共同的起源地刘氏祖居为中心,营建一 座座富丽堂皇的公馆宅院。刘氏家族就在这样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入了鼎盛时期。

刘湘(1890-1988):字甫澄,于 1906 年报考四川陆军并目队,1908 年初升入四川 陆军速成学堂,1910 年又进入四川讲武堂,次年毕业后任排长。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四川省主席,川军总司令等职,陆军一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1937 年率川军出川,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自 1921 年担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起到 1938 ,实际成为四川的最高统治者。

刘文辉(1895-1976 ):1908 年入成都陆军小学,维入西安陆军中学、北京陆军 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年毕业回川任上尉参谋。1926年任命为军长,1928年任四川省主席1938 年任西康省主席,位极显赫。1949 年起义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部部长。

刘文彩(1887~1949):字星廷,曾任叙府船捐局局长,百货统捐局局长,烟酒公卖局长川南税捐总局总办,二十四军叙南清乡司令,1932 年回安仁镇后任公益协进社副社长,私立彩中学董事长。

 

 

 

1.4 刘氏庄园自然、人文环境

大邑刘氏庄园位于安仁镇东南,距离安仁镇政府 2500 米,有大邑——新津、大邑——双流两条公路从旁经过。庄园新、老公馆之间为一片农田,土壤呈中性;有一灌溉用渠七斗 渠穿越而过,七斗渠下接桤木河。远处房舍点点,林盘棋布。庄园在田畴环绕,绿树翠竹掩 映中。新公馆围墙外柏树已形成环墙林,门外两侧的池塘与沟渠相连,四周垂柳数株。安仁镇历史悠久,几经兴衰,上世纪初安仁镇上的主要街道为中心街,有铺面百余间,几处庙宇,有几处较大的民居宅院,古镇田畴环绕,河水蜿蜒,古镇虽小但当铺、茶楼、酒 肆众多,是大邑东南重镇,当地民风淳朴,生活悠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安仁镇以武兴镇,再度崛起,刘氏家族以刘湘、刘文辉为代表, 登上四川军政舞台,一度掌控川康两省,依附刘湘、刘文辉的兄弟子侄、地方人士纷纷升官 发财,随着刘氏家族地位的显赫,安仁镇的规模迅速扩大,1923 年刘湘开始在镇东修建公馆, 随后陆续兴建仁和街、安仁镇公园,1938 年开始,以刘文彩为主,包括刘氏兄弟子侄及安仁 部分乡绅先后兴建了天福街、吉祥街、维星街、裕民街、树人街、澄平街六条街道,并陆续 修建公馆府第十余处,后又修建同庆茶楼、星廷戏院、文彩中学、米市、报本祠、肥猪市等, 这些迅速兴起的建筑和设施,使安仁镇功能更加齐全、空间序列愈加生动。目前,安仁镇保留有三大历史街区,大小公馆 27 处及占地近 500 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四川十大旅游古镇之一,是名符其实的博物馆之镇、公馆古镇。

维星街:1938 年由刘文彩和刘文昭共同修建,刘文彩字星廷,刘文昭字维三,故取名维星街,全长 260 米,有前店后居铺面 98 间,以双鱼巷口为界,以北归刘文昭,以东归刘文彩。

裕民街:刘文彩出资,1939 年至 1941 年修建,全长 200 米,铺面 45 间,修街同时兴建了同庆茶楼、星廷戏院、花园洋楼、米市、肥猪市。当地乡绅集资于米市院坝中间修建万成偃纪念碑。

树人街:1945 私立文彩中学落成后,刘氏家族及部分官员乡绅捐资修建,全长 300米,铺面 78 间,这条街是当年安仁镇权势人物的官街,有 8 位以上军政官员于此修建公馆宅第或铺面。

文彩中学:以刘文彩命名的这所私立中学,位于大邑县城东南约十三公里的安仁镇东南侧,始建于一九四二年秋。校址原为安仁杨坝三十多户农民的田地和房基,共计一百四十余亩。在伪大邑县政府支持下,强派农民和安仁镇居民出了十多万元无偿劳役和大量学赋学粮,于一九四五年春建成招生。据该校校史记载:建筑校舍四十六幢,所有礼堂教室、寝室办公室教员院等,无不具备,其他如图书理化仪器体育设备卫生设备等,亦能粗具规模。开校时仅招收男女高初中学生三百余人,到一九四七年秋发展到近一千人。该校除聘任校长、教职员外,设校董会,董事长是刘文彩,董事有刘灼先、刘维三、刘体仁、刘元碹、刘从周、刘绍武、安泳裳、李育滋、乐自能、杨孟高、高树元、李冲涛、高明轩、薜畴九等十四人。一九四七年三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曾颁发捐资兴学一等奖状给学校;同年四月五日,国民政府发布嘉令,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大邑安仁中学。

安惠里:安惠里是连接新老公馆的步行街,长约 300 余米,其石板路面、牌楼街市、植 被树木,皆以庄园建筑和古镇风貌为参照精心打造,不但与当地的庄园建筑群和谐交融,且在安仁特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川西民俗文化溶入其中。安惠里与成都锦里、文殊坊相似, 同属于现代的旅游地产项目,是一种现代新兴的旅游业态。

刘氏庄园周边为大面积的农田和散布其间的乡村民居,基本保持了庄园始建时的的环境 风貌。景区内绿化覆盖面积达 80%,为游客营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环境美观的游览环境。现 刘氏庄园景区的特色植物有:桂花、黄桷、银杏、紫薇等。

桂花:又称木樨、岩桂、九里香。为木樨科木樨属的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产 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省。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 花卉。它在少花的季节开花,那斑斓的色彩,馥郁的花香,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奇光异彩, 因而成为"独占三秋压众芳"的秋花之冠。现刘氏庄园桂花品种主要有金桂、银桂、丹桂。保 护位置:博物馆内。

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黄桷榕,为桑科黄桷树属高大落叶乔木。其茎干粗壮, 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树叶茂 密,叶片油绿光亮。寿命长,百年以上大树比比皆是。黄桷树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尤以重庆、四川、湖北等地最多。它喜光,耐旱,耐瘠薄,有气生根,适应能力特别强。园林 应用中适宜栽植于公园湖畔、草坪、河岸边、风景区,孤植或群植造景,提供人们游憩、纳 凉的场所,也可用作行道树。保护位置:老公馆内花园。

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呈扇形。木材致密优良,多为雕刻、砧板等,且经久 耐用。由于生产周期长,又称公孙树,树龄可达千年以上,是果树中寿命最长的树种。银杏 树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特点,树叶可入药。为中国所特有,有活化石之称。 保护位置:新公馆大门入口处。

紫薇: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乔木,树皮光滑,幼枝四棱,稍成翅状。圆锥形的花序, 着生于当年生枝条顶端,花有白、红、紫色。紫薇俗称百日红、痒痒树。树形优美,花色艳 丽,花朵繁密,花开于夏季长达数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保护位置:老公馆内院、珍品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占地 500 亩,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 20 余个分馆。馆藏珍贵文物超过 200 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 57 件,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 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 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

1.5 刘氏庄园文物建筑

刘氏庄园是四川官僚地主刘文彩及其兄弟的私人宅院,由五座公馆、一处祖居组成,庄园建于清朝末年至 1942 年间,为南北相望的两组建筑群,占地总面积 4.5 万余平方米.

1)刘氏祖居

现存刘氏祖居又称“老屋基”,由刘氏家族六世祖刘仕识建于清同治年间,后历经其子孙几次改建、增修,占地面积约 1419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480 平方米,房屋 20 间。祖居建筑平面呈梯形,沿东西轴线布局,有一座大门、两进院落,一进正房明间为前堂(也兼客厅),第二进明间是祖居正堂,两侧为厢房,其他各类附属房,如厨房、杂物、畜舍、酿酒房等建在四周。

祖居各建筑均为单檐穿斗式建筑,各房屋的小青瓦屋面连接成天井,在风水上有“四水归堂”之意的天井很适合川西地区潮湿多雨、日照较少的气候,满足了通风和采光的需求,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2)刘文渊公馆

现存刘文渊公馆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 260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8 平方米,房屋40 间,天井 7 个。刘文渊公馆大门为木构门罩式,大门东向,门口立镇宅辟邪的石狮子,公馆平面布局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回字形”,中间是主体建筑,周围是厢房,主体建筑作为厅房、书房和主人的居住之处,二、三进院落建筑规模较小。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以木板壁围护,门、窗、撑弓、天穹罩等处均做雕饰,单檐悬山、硬山式青瓦屋面,巷道用花砖隔墙,建筑多处使用灰塑,题材多样,寓意吉祥,如“桃”和“佛手”,寓意“福寿双全”。

3)刘文昭公馆

刘文昭公馆建于 1928 年。现有房屋 56 间,天井 7 个,占地面积 2805 平方米,建筑面积2071.42 平方米。大门为牌坊式,灰塑饰牡丹图案,门额题“门兰霭瑞”。二门以灰塑和彩绘结合,饰以楼台亭阁等装饰图案。公馆共四进院落,沿中轴线布置前厅、正房,两侧为厢房,二、三进院之间的施照壁隔墙,开中门、侧门,整体布局较为规整,梁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屋面均为小青瓦,建筑装修精美,其中:一进院建筑的二层栏杆采用“美人靠”,三进院的回纹天穹罩,嵌 “积善家声”、“堂聚星辉”、“画栋飞云” 等题字。

4)刘文成公馆

 

刘文成公馆建于 1930 年。占地面积 2467 平方米,建筑面积 1747 平方米,房屋 36 间。1974 年刘文成公馆曾作较大改建,现仍基本保留其原有建筑格局,沿中轴线布置大门、三进正房及四进小院,二、三进院置厢房。

5)刘文彩公馆

刘文彩公馆始建于 1931 年,历时十余年形成当前规模。刘文彩于 1932 年弃官回乡后一直在此居住。该公馆总占地面积 12305.89 平方米,建筑面积 6742.54 平方米,天井 27 个,房屋 180 间,花园 3 处。刘文彩公馆以多个院落组成群体建筑,平面布局略显零乱,但仍有两条较明显的东西向中轴线,主轴线由正门向东北,贯穿一进院的会客厅、警卫室,二进院的寿堂、住房和祖堂,三进院的客房、佛堂等建筑。第二条轴线由贯通逍遥宫、瓷器室等建筑组成,轴线东侧分布雇工院、小姐楼等几个独立院落。公馆单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小青瓦屋面,多为硬山顶,山墙使用封火山墙,建筑平面呈矩形,使用穿斗式构架,部分厅堂明间使用抬梁结构,以增加室内空间,重要建筑均施天穹罩、落地罩等装饰性隔断,装修形式多样,做工精细。

6)刘文辉公馆

刘文辉公馆始建于 1938 年,历时 4 年,于 1942 年落成。公馆主人刘文辉时任西康省主席,国民革命军 24 军军长。该公馆占地面积 23822.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8626.80 平方米, 房屋 161 间,天井 27 个,花园 4 处。刘文辉公馆平面呈正方形,由南、北两组相同的院落组成,整体坐西朝东,沿轴线对称配置,分别贯穿前厅、正堂、中堂、后堂,各形成三进院落,轴线两侧为住房和客房,大门 与前厅之间设花园,网球场,大门具有浓郁的西方教堂建筑特色,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为 硬山顶,封火山墙,小青瓦屋面,重要建筑均使用天穹罩、落地罩,雕饰图案多样。

1.6 刘氏庄园附属文物

大邑刘氏庄园馆藏文物数量较多,内涵丰富。现有三级以上文物 1167 件,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14 件,二级文物 14 件,三级文物 1139 件。数以万计的遗存物中,有四川军阀“防区制”时期的军事作战及行政区划地图上百件,还有“防区制”时期所实行的税收、预征田赋(从 1930年预征到1976年)、筹借军饷的执据数百件;以及反映近代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经济剥削的大量实物,如清道光以降至1949 年的地契、房契、账簿、佃户名册、田赋执据、税收执据等上千件;有各式各样描金嵌玉的家具,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古玩字画等。这些遗存的、珍贵的实物资料及蜚声中外的大型泥塑《收租院》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了在军阀混战中暴发起家的近代庄园特色,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近代封建地主经济及其生活形态的一处典型场所。

专项评估说明

2.1 价值评估

2.1.1 文物价值

1)历史价值

大邑安仁镇大规模、多类型的保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代公馆建筑,刘氏庄园是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

大邑县安仁镇,是大军阀刘湘、刘文辉的出生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军阀混战中,居住在安仁镇的刘氏家族,由商从政从军,凭借手里的枪杆子和印把子,从三十亩土地的小地 主一跃而成为田连阡陌、甲地成街、银行字号遍布四川各地,政治、军事力量一度控制川康 两省的大地主、大军阀。这是四川近现代史上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

刘氏家族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活生生的四川近代史。刘氏五个兄弟遗留下来的几座公馆,特别是老公馆布局错综复杂、迂回曲折,形象地反映出刘氏家族蚕食土地、扩建庄园的历史进程;新公馆布局规整、配置对称、主次分明,体现出封建社会的秩序以及尊卑高下等级关系。它们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活动频繁的场所,反映了当时的物质、文化、社会背景,寓含当时活动的各种意义。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庄园遗存下来的大量文献资料以及上千件文物,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是四川近代地主庄园建筑形式和风貌的典型,显示了在军阀混战中暴发起家的军阀、官僚、地主、恶霸四位一体的近代地主庄园的特色;是了解近代四川农村经济状况的原始依据,是认识、研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主经济、地主文化以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

2)科学价值

刘氏庄园的建筑具有典型的四川民居建筑特点,是近现代四川西部地区建筑技艺博物馆, 是乡村民俗、传统文化的大观园。安仁镇现存的公馆建筑聚集成片,其中西结合的造型,庄重典雅的风格,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刘氏庄园是其 中典型的代表,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庄园之一。

刘氏庄园的建筑采用青瓦灰墙,黑漆大门,深栗油饰,建筑色调优雅,极富韵味,平面 布局以天井式四合院为主,层层扩展,有明显的轴线,但因地形、建造时间等限制,又不拘 一格,多有变化,建筑结构采用南方常见的穿斗式,使用七柱、五柱、三柱、二柱落地,有前出廊、后出廊、前后廊、回廊等多种形式,一般房屋的两端都有砖砌封火墙,前部出檐较 深,使用挑栱承托大出檐,四面建筑围合,形成较为深长的天井,装修制作考究,重要建筑 普遍使用挂落、花罩、棂花格扇门窗等雕饰复杂的小木作,檐下的吊瓜、撑栱等构件也加以 雕饰,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财力与审美情趣,和传统建筑风格、特征。

3)艺术价值

刘氏庄园的建筑布局、主要建筑材料、工艺做法、建筑色调、装修、装饰图案等采用了 中国传统民居的手法、工艺,建筑的木雕、灰塑、匾额、绘画等所表现的吉祥图案、历史典 故、生产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们追求吉庆祥瑞、驱邪禳灾,讲述伦理教化的社会心态、审美 情趣和民俗底蕴。庄园建筑的装饰构件,主要在门窗、撑弓、天官罩及挂落等处,其装饰图 案雕刻精细,或刻福、禄、寿、喜、万方安和等字,或用桃、竹、梅、狮、云、榴等会意, 或以扇、鱼、玉、水仙、蝙蝠等谐音,此外还用暗八仙、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作为装饰, 蕴涵隐喻,反映丰收、吉祥、顺遂、发展的浓厚传统审美趣味。窗户为小方格、万字格、寿 字格等传统样式。

刘氏庄园以传统民居为基础,揉合西方建筑手法,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一组独 具特色的公馆建筑,其上附着的近代建筑信息,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几座公馆主要入口的门楼,采用西方建筑风格,以竖向直柱装饰,而门楼装饰图案则以中国 传统的动植物装饰为主,又体现了传统风格(见附件四)。新馆大门采用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二门采用水刷石抹面、欧洲巴洛克柱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工艺;前庭两侧的日门和月门, 带着浓郁的异域情调;望月亭的中式瓦顶、西式柱栏,合二为一。半园形、三角形的窗户点 缀在庄园的许多中式建筑上,明显受到教堂建筑的影响。

2.1.2 社会价值

刘氏庄园建筑群及其它公馆建筑、历史街区与周围的乡村环境做为一处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可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可开展文化教育、文化传播活动,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刘氏庄园作为一座社会历史类型的专业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调整、充实和发展,形成了 四大基本陈列,庄园的建筑、馆藏及已成体系的基本陈列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四川地区军阀史、民俗学、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是 启迪和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基地。

安仁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建筑群及其它公馆建筑、历史街区与周围的乡村 环境是其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之一。刘氏庄园与安仁镇内的 各专题博物馆形成了庞大的博物馆聚落,为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2.1.3 附属文物价值

1)大型群雕泥塑《收租院》附属文物价值

《收租院》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和西方的写实技巧相结合, 用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民向地主交付地租的真实场景,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

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今天的农民追求时代进步所蕴藏的历史热情和积极性。

《收租院》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其人民性、真实性、典型性的创作原则,其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使作品获得重大成功,并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艺术高点。

《收租院》将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和西方的写实技巧相结合,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 象,其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之作、成功之作。

2)馆藏文物

大邑刘氏庄园馆藏文物数量较多,内涵丰富,并与泥塑《收租院》构成有机整体,显示了在军阀混战中暴发起家的近代地主庄园特色,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2 文物本体现状评估

2.2.1 刘氏庄园建筑布局

刘氏庄园由刘文彩及其兄弟的五座公馆和刘氏家族祖居构成,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占地总面积达 4.5 万余平方米,房屋共 545 间。南部公馆群由刘氏祖居、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公馆组成,俗称“老公馆”,北部为刘文辉公馆,俗称“新公馆”。 因地形限制和修建时期不同,老公馆布局错综复杂,迂回曲折,新公馆布局规整,主次分明。

2.2.2 文物本体保存现状

1)刘氏祖居

刘氏祖居大门为复原重建,院内后铺石地面,其余建筑基本为原状保存,各建筑主体结构安全。

大门:现存大门为 2003 年复原所建,构架安全,瓦面无漏雨现象。

一进正房:明间、北次间为条砖铺墁,南次间为木地板,建筑原状保存较好,木地板局部松动,屋面无漏雨现象。

二进正房:祖堂方砖铺墁,其余各间木地板,建筑原状保存较好,木地板局部松动,屋面无漏雨现象。

两侧厢房:厨房为三合土地面,南厢房木地板,北厢房条砖地面。建筑原状保存较好,部分室内后加吊顶,三合土地面局部破损,屋面局部漏雨。

院落地面:2003 年铺墁石质地面。

2)刘文渊公馆

刘文渊公馆曾用做生产队保管室、社员住房等,现用作职工宿舍。使用功能的多变使建筑室内布局、地面材料、装修样式均有改动,南厢房使用水泥材料改建,各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安全。

大门:大门基本原状保存,部分木构件糟朽,残缺,地面高低不平。

倒座:墙体、装修均有改动,局部墙体使用水泥抹面。

一进院:格局、装修均有所改动,原状保存较差。

二进院:基本保持原状,室内水泥地面。装修 1/2 保留原始样式。

三进院:装修全部为后改新建样式,院内水泥地面,屋面无漏雨现象。

厢房:后建,水泥材质

院落地面:地面有水泥、方砖、三合土等材料,地面高低不平,砖面酥裂,苔藓丛生。

3)刘文昭公馆

刘文昭公馆解放后先后作为招待所、办公院使用。2003 年在该公馆创办馆藏近现代书画陈列的木雕、石刻陈列。第四进院现用作办公区,地面材料有所改动,其它开放布展的院落建筑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安全,构架、装修等基本为建设之初的形式,三进院内现仍保留上世纪七十年代所修建的消防水池。

大门:大门前部东侧用作售票处,大门外观基本保持原状。

一进院:建筑格局基本原状保存。梁架完好,装修原状保存。北厢房用作监控室、值班室。

二进院:建筑格局未做改动,正房原状保存,两厢东稍间水泥地面,梁架完好,装修原状保存。

三进院:正房明间为水泥地面,其余为木地板原状保存,后檐明间墙体、装修为后人改动。两厢明间为水泥地面,梁架完好,装修原状保存。院内后扩建巨型花坛,用于消防储水。

四进院:东侧正房明间三合土地面破损,南稍间水泥地面,北厢房为水泥地面,东部正房原状保存。室内加装吊顶。

院落地面:地面有水泥、三合土等材料,局部使用方砖。

4)刘文成公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迎接莫桑比克,刘文成公馆曾作较大改建,拆除了一进、三进正房,在原址重新建造了两座正房,作招待所、餐厅、会议室使用,屋面仍为传统的青瓦,其余部位的建筑风格、手法、材料等均与原建筑不同,与大门及刘文辉公馆的建筑相似,一进院内加砌了花墙与厢房,这些建筑是在特定时期所作改变,其上附着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且其风格与刘氏庄园其它建筑协调。第二进正房、厢房为建设之初的形式,未经人为拆改、变动。

1993 年在此创办庄园文物珍品馆,第四进院现用作办公区。各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安全。

大门:外观原状保存较好,水泥地面。

一进院:一进院房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接待外宾整体拆除,在原址重新改建,外观、体量基本保持原状,结构、空间布局、材料改变,东侧正房水磨石地面,南次间用作监控室,北次间闲置,北厢房水磨石地面,西侧正房水磨石地面。

二进院:二进院整体保持原状,装修、布局未做改变,梁架保存较好。

三进院:三进正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接待外宾整体拆除,在原址重新改建,外观、体量基本保持原状,结构、空间布局、材料改变,室内水磨石地面,石膏吊顶。

四进院:布局、装修未作改动,部分室内地面改为水泥地面。

院落地面:新改水泥地面较多。

5)刘文彩公馆

刘文彩公馆 1958 年复原陈列公馆生活场景,是刘氏庄园最主要的陈列展出区。布展开放的院落建筑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安全,构架、装修等均为建设之初的形式,未经人为拆改、变动。未开放院落部分建筑木构件有虫蛀现象,部分建筑平面布局、地面材料、装修样式改变,多数房屋瓦顶漏雨。

大门:大门及前厅均原状保存,地面为原始方砖、条砖铺墁,大门南侧用作值班室。

前厅:南侧账房原状保护,东半部作汽车陈列室,砌水泥展台。中、西客厅原状保护。装修、格局均未改动,梁架基本保存完好,部分木构件局部糟朽,屋面局部漏雨。室内为复原陈列。

内院:小姐房、吸烟室改为水泥地面,其余房间地面均为原始木地板、砖地面,格局、装修均未改动,梁架保存完好。室内为复原陈列。院内三合土地面局部破损。

后院:佛堂方砖地面,西次、稍间水泥地面,院内方砖地面高低不平,格局、装修均未改动,梁架保存完好。

东侧小院:院落三合土地面,室内水泥地面,院内后加隔墙。 书房:原状保存较好,院内方砖地面局部碎裂,室内木地板,装修、格局均未改动,梁架基本保存完好。 内花园:逍遥宫部分室内改为水泥地面,木地板局部糟朽,装修、格局均未改动,梁架有下垂现象,部分木构件有虫蛀现象。 风水墩:风水墩北部小院内后建卫生间,小院改为水泥地面。 红仓:红仓、瓷器室均为原状保存,院内三合土地面。 烟库:室内为政治宣传需要修建水牢,室内三合土地面破损严重,屋面漏雨,鸦片烟库复原陈列。 雇工院:东侧建筑基本原状保留,其余各间后砌隔墙,三合土地面破损,屋面漏雨,西跨院砌水泥展台,后加吊顶,方砖地面高低不平,屋面漏雨。

西部花园:西门残损严重,木构糟朽,瓦面漏雨,花园西北角设卫生间,园中展厅基本原状保存,休息室三合土地面,后加吊顶。 小姐楼:室内地面多处改为水泥地面,二层木地坂大部分糟朽,木构件少量缺失,椽子部分糟朽,屋面漏雨严重。 收租院:西院内墙水泥抹面,泥塑群雕以铝合金框玻璃罩封护,展台水泥抹面,屋面局部漏雨,东院砌制墙体,改变粮仓原始布局。

6)刘文辉公馆

刘文辉公馆解放后公馆曾作为驻军宿舍和职工宿舍使用,后又作过临时陈列展览场所。1988 年,该公馆集福园创办“川西民俗博物馆”。延庆园现整体闲置,建筑按宾馆房间形式进行改造,加建卫生间,室内地面均改为水泥地面,建筑整体残损较为严重,集福园保存状态较好,结构稳定、安全,构架、装修等未做拆改,一进大门及厢房、三进院正房及厢房残损较严重。

集福园大门:原状保存,地面为原始方砖,大门用作值班室,屋面漏雨

一进院:原状保存,装修、格局均未改动,梁架基本保存完好,东侧正房及两厢房屋面漏雨严重。

二进院:原状保存,装修、格局均未改动。

三进院:南厢房(金库)原状保存较好,北厢房地面改为水泥地面,正房南稍间后加隔 墙。装修未做改动,屋面多处漏雨,部分木构件糟朽。

花园球场:花园现为苗圃,布局凌乱,杂草较多。球场杂物堆积,垃圾遍地,环境极差。

延庆园大门:大门原状保存,地面为原始方砖,屋面漏雨。

一进院:南厢房原状保存,其余房间改为水泥地面,梁架基本保存完好,装修、格局均 未改动,屋面普遍漏雨。

二进院:装修、格局全部改动,地面改为水泥地面,屋面多处漏雨。使用水泥材料修建 南北附属用房。

三进院:装修、格局全部改动,地面改为水泥地面,屋面多处漏雨,部分木构件糟朽。 花园球场:花园、球场杂草丛生,杂物堆积,垃圾遍地,环境极差。

2.2.3 残损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影响

刘氏庄园的建筑残损多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四川雨量充沛,气候潮湿,各公馆地面夏季普遍湿滑,墙体多有潮碱、长苔现象,虫蛀。

2)人为因素

格局改动、装修改变、使用非传统建筑材料、作法。

3)地震影响

5.12 大地震对刘氏庄园的建筑造成一定影响,多处建筑瓦顶滑落、灰塑塌落,部分墙体出现水平裂缝,但建筑结构基本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2.2.4 残损程度评估分类

中度残损:构架或构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筑格局局部改动,添加非传统建筑材料,瓦顶多处漏雨。

轻度残损:构架无明显安全隐患,装修形式经后人改造,瓦顶局部漏雨,木构件少量松动、糟朽。

基本完好:构架完好,建筑原状保存较好。

2.3环境评估

2.3.1自然环境

刘氏庄园周边为大面积的农田和散布其间的乡村民居,新老公馆之间有灌溉用七斗渠穿流而过,农田东侧为蜿蜒的桤木河,田间水渠、小路交错纵横,具有比较典型的田园风光景象,基本保持了庄园始建时的的环境风貌。景区内绿化覆盖面积达 80%,为游客营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环境美观的游览环境。现刘氏庄园景区的特色植物有:桂花、黄桷、银杏、紫薇等。

2.3.2 历史环境

刘氏庄园所在的安仁镇保留着大量狭长的街道,幽深的小巷,连排的木板铺面,极富川 西特色的四合院民居,中西合璧的公馆,风格各异的封火山墙,人们的生活悠闲、淡定,处处流露着小镇未被破坏的安宁气息。连接新老公馆的道路原为乡村集市,现为安惠里商业街, 商铺建筑与公馆建筑基本协调,少量建筑为新建,外观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2.3.3 旅游服务环境

联通新、老公馆的道路原为乡间小路,现经打造成为集商贸、娱乐于一体的步行街——安惠里,街两侧建筑与庄园建筑相协调,为游人提供了购物、休憩、娱乐的场所,丰富了公馆旅游的内容。

安惠里有各类商铺,出售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传统小吃、,当地特产,有酒吧、茶馆、饭店,能满足游客购物、餐饮、休憩、娱乐的各种需要,另外,这里定期举行的传统以物易物集市和各类传统民俗活动,充分展现了传统的民风、民俗,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旅游体验,丰富了当地旅游的形式、内容。与老公馆毗邻的金桂宾馆,是集餐饮、住宿、会议于一体的园林式建筑。

2.3.4 干扰性建筑物、构筑物

新、老公馆之间的农田内建有一处变电站用房,对公馆建筑群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影响。

变电站体量不大,但架空线路凌乱,且处于新老公馆之间的农田中,严重影响景区的整体风貌。

新公馆外围东侧的民居建筑形式、体量、色调与公馆建筑基本协调,未产生视觉冲突,北侧的商铺、加油站、厂房等建筑多为新建形式,层高三层或三层以上,使用水泥、钢材、磁砖等材料建造、装饰,与公馆建筑相冲突,对景区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老公馆外围的民居多数为三合院、四合院,建筑层高一层,使用小青瓦坡顶,墙体多为红砖砌制,部分建筑使用水泥抹面、磁砖贴面,因建筑周边树木茂盛,对景区未产生过于强烈的视觉干扰,但少量建筑层高二层,对文物建筑造成一定影响。

2.3.5 环境质量及环卫设施现状

老公馆外围的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尚不完善,无排水管线、设施,村落雨水为自然漫流,生活污水无集中汇集点,对文物建筑存在一定的污染。周边居民点无固定的垃圾存放处理场所,垃圾自然堆放,环卫设施不成系统,卫生状况较差。

刘氏庄园景区内部环境整洁,景区场地秩序良好,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很好展示了庄园幽静雅致的风格特色。垃圾日产日清,清洁器堆放有序整洁,与景观协调。数十个有庄园文化特色的垃圾筒分布在大门、道路、博物馆出入口、休息地等游客密集地区,数量且远离主要旅游景点。

2.3.6 服务设施

游客服务中心:刘氏庄园博物馆的游客中心设在景区正门右侧,标识醒目,原为刘文彩四哥刘文成的粮仓,设施设备齐全,设有资料架、报架、饮水机、雨伞架、多功能放映厅、 电脑触摸屏、纪念品、问讯点、宣传资料、导游讲解等服务和设施设备,尽最大可能的满足 游客的游览需要。

安全设施:景区安全保护机构和制度健全,有专职、兼职安全保护人员 30 余人。在安全 处置方面,职务明确,程序清晰,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安全措施有效,安全、消防、防火、 监控设施设备健全,设有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明确,设有安全广播,安全说明等项目内 容,为残疾人员备置通道架板,卫生间设置专用扶手,能保障参观人员的安全需要。

指示牌:刘氏庄园设有指示牌和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标牌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布局合理,设计制作突出刘氏庄园文化特色,图案直观明了、雅致大方,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 制作精致,维护良好,用木材加工完成,有中英两国文字对照,包括全景图、导览图、标识 牌、景物介绍牌、指路牌等,起到了一定地警示和指示作用,能够满足广大游客的游览需要。 但随着景区的发展,指示标志仍需进一步扩充和完善。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大门出口处、售票处、厕所、道路、垃圾箱等处都设置有符合标准 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这些图形符号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有文化特色,与景观协调。

医务服务:刘氏庄园景区为游客设立专门的医务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和常用医疗设备 及药品,签订了定点医疗机构,可为临时生病人员提供及时救助服务。

2.4管理评估

2.4.1 管理机构评估

1958 10月,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正式成立。1996 11月,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大邑地主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大邑刘氏庄园。1997 5 月,大邑刘 氏庄园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00 5 月,大邑 刘氏庄园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11月,大邑刘氏庄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区。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是刘氏庄园的管理机构,由博物馆馆长、副馆长和中层干部组成“馆务委员会”负责全馆各项工作,根据职责,刘氏庄园设 8 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工作目标、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人事管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机构编制、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协调宣传、教育和对外交流工作。

(二)财务部。负责全馆财务管理;负责编制全馆年度财务计划及预决算工作;负责全馆票务管理;监督管理全馆经营业务;负责全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三)保卫科。负责建立健全全馆安全保卫制度;负责全馆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部门安全管理规定落实情况;制定各类安全预案,坚持定期、不定期安全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负责全馆文物安全,设备的防火、防盗等管理工作;负责全馆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配合相关部门维护景区社会秩序和旅游秩序;负责全馆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陈列展览部。负责全馆陈列展览管理工作;负责全馆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工作;负责临特展、巡回展的布展、撤展策划和筹备; 负责展厅展项展品的日常维护;策划重要展览的宣传方案,协助做好展览的宣传报道等。

(五)园林建筑部。负责全馆园林古建的规划、设计工作;负责全馆的园林绿化工作;负责全馆水电设施的维护管理;负责游客中心观众服务设施的管理工作等。

(六)保管研究部。负责馆藏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修复、复制及藏品保存环境维护和控制工作;负责组织藏品的鉴定、编目和建档工作;做好藏品的调用、出入库、点交、送展等工作;负责馆藏文物的学术研究;负责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负责有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的收集、汇编工作。

(七)宣传教育部。负责博物馆对外形象推介工作;负责博物馆的宣传营销、新闻发布、品牌推荐、教育传播工作;负责专题展览、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负责编印全馆宣传资料及出版物;负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八)旅游服务部。负责全馆经营管理工作;负责门票、讲解票、停车票等票务销售工作;负责游客咨询、实物寄存、临时救急、投诉等与游客参观相关的工作;负责讲解和各类公务接待工作;负责全馆经营项目的市场调研、预测、项目策划工作;负责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的组织、开发和经营工作;负责讲解员的培训工作等。

博物馆现有职工112人,其中在职职工63人,退休人员 49人。专业技术人员16人, 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3人,助理馆员12人。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涉及管理、保护、研究、服务各方面,配置较为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

2.5.2 管理条件评估

1)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2004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邓小平故居等 190 处全国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川府函[2004]236 号),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邑刘氏庄园保护范围、建控地带。

保护范围:以老公馆、新公馆的围墙起四周均外延至 50 米处为界;以老公馆至新公馆道路中线东西两侧各外延 200 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以老公馆保护范围以外四周外延 100 米为界;新公馆东面保护范围以外外延 200 米为界,其他地方均在保护范围以外外延 50 米;新、老公馆之间的道路东西两侧均以保护范围外延 100 米为界。

现保护区划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级,文物覆盖全面,层次清晰;沿公馆围墙外扩的保护范围边界一部分落在了建筑之上,对同一建筑实施不同的管理要求,在实际管理中较难操作,老公馆东、西、南三侧均为民居,此现象更为明显;新公馆东侧的保护范围相对较小,不利于保护其历史环境。

3)文物保护档案

建立了部分资料档,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中的要求还有距离,需继续完善。

4)文物保护标志

设立了国保单位保护标志,未设立界桩。国保单位标志嵌于刘氏庄园入口处墙壁上,材质为黑色大理石

2.5.3 管理状况评估

制定了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紧急情况处理制度,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纳入了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出版了各类宣传管理图册、书籍、影音资料。

2.5.4 管理规定

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规章制度》,明确了刘氏庄园博物馆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确立了各项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紧急事故处理制度及各种预案。

1各项规章制度

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内控制度

《行政值班制度》

《安全保护制度》

《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各种假日的规定和处理》

《影视拍摄工作制度》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导游管理办法》

2)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应急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防恐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灭火和人员疏散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文物库房治安保卫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汛期安全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预防和处置紧急突发事件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夜间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2.6 展示利用评估

2.6.1 展示利用情况

刘氏庄园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以及其建筑本身对中国高超的民间工匠艺术的充分体现而享誉海内外,是国际旅游组织认定的四川旅游发展“六朵金花”之一,在《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开发的旅游资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 AAAA 级风景旅游区,刘氏庄园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客,受疫情影响,近年游客年接待量约为60万人次,门票收入600万元。游客在时间和空间上呈不均衡分布,既对文物安全不利,又不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效益。

①刘文彩公馆:复原陈列及大型泥塑《收租院》。

现开放的展厅展室有:大厅(警卫室、中式、西式客厅、账房)、内花园(逍遥宫、夏季吸烟室)、刘元富住房、刘家书房、内院(小姐住房、杨仲华住房、祖堂、刘文彩住房、寿堂、凌君如住房)、龙泉井、佛堂(女客室、佛堂、王玉清住房)、风水墩、鸦片烟库、粮仓、后花园、大型泥塑《收租院》及创作纪实辅助展览。

②刘文成公馆:庄园文物珍品馆创办于 1993 年,分三个展厅,一是中式紫檀木家具展览厅。二是庄园各类文物珍品展览厅。三是馆藏书画精品展览厅。它汇集精华,取舍适宜,从上万件庄园遗存物中严格筛选出180 余件文物精品、历史照片并形成一个整体,详细地介绍了刘氏家族成员发展演变情况,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刘氏家族赫赫权势及富贵豪华的生活形态。

③刘文昭公馆:川西民居雕刻馆和近代书画陈列馆在中国传统建筑发展中,川西民居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杰出的民间艺匠们 尤善于将雕刻、工艺美术的不同内容和工艺应用到建筑装饰里,极大地加强了建筑艺术的表 现力,并使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的表现力,为四川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遗产中一份宝贵财富。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征集、保存、并馆藏了一批宝贵的民居雕刻实物资料。展出这些川 西民居雕刻作品,使游客充分领略民间工匠精湛的技艺和智慧,进而充分了解四川悠久的建筑文化和优秀传统。

④刘氏祖居:复原陈列

以图片形式展示刘氏家族史。

⑤刘文辉公馆北院:川西民俗博物馆

以蜡像、实物、场景再现等形式展示婚姻、生产生活、民间工艺等习俗,展示独具蜀文化的民俗事象,展现川西生活习惯,风土人情。

2.6.2 展示利用评估

文物建筑除用于参观展示外,部分作为管理用房、文物库房,建筑功能分区混乱,已开 放的公馆内仍有部分院落未开放,不能完整展示公馆的布局。

刘氏庄园的馆藏文物利用庄园内的文物建筑作为文物库房,不能提供文物保护的理想条 件,部分开放展示的文物保护环境仍需改善。

3.1保护对象

 

3.1.1文物本体及附属文物

刘氏庄园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空间格局。

刘氏庄园各公馆建筑本体、室内格局、陈设及院落铺装。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馆藏文物。

3.1.2 周边环境

刘氏庄园所依托的村镇、农田环境与刘氏庄园相辅相成的其它公馆建筑、学校、街道、集市等。

3.2规划原则

3.2.1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

3.2.2坚持“全面保护”、“最小干预”原则,保障文物遗存的完整性,包括历史环境的 完整性。尽可能完整地保存文物本体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所处的历 史环境的完整性。

3.2.3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利用的原则。科学合理进行地展示,扩充展示范围,

完善相关设施,提高展示水平,完整真实的再现刘氏庄园的历史面貌,使其潜在价值得以体现,为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场所。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行业规则及详细的现场勘察结果为依据,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3.2.4 坚持文物保护、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协调文物保护和规划范围内村落的生产、生活发展的关系,全面治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文物本体及历史风貌,保护净化周边环境。

 

3.3规划目标

3.3.1 总体目标

有效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与风貌,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寻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刘氏庄园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从刘氏庄园总体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对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使之成为地方游览观光与考察学习的重要场所。

3.3.2 分项目标

解决文物本体的安全问题。保护文物遗存并充分展示真实的历史信息。保存文物遗存的历史环境。明确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利用体系。

3.4 基本对策及实施要求

3.4.1 基本对策

按照“全面保护文物建筑、整治周边环境”的要求,制定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修订保护区划,并提出控制要求和建设性意见。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分布状况、文物本体及其重要相关环境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周边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现状,对现有的保护区划进行修订,并对各级区划内的建设活动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和建设性意见。对刘氏庄园建筑群的文物遗存现状、主要破坏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残损分类,制定科学、完整、合理的保护措施并进行监督实施,解决文物建筑自身的残损问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影响。通过完善给排水、电力电讯、消防安防等各项基础设施,减少外界对文物本体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安全隐患。充分利用现有文物遗存及相关资料,充实展示内容、改进展示手段,通过有效展示,实现文物价值,促进文物保护。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整治影响环境风貌的各类设施,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管理机构建设,调整管理人员设置,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控制对文物本体及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立稳固的资金保障。明确功能分区。

3.4.2 实施要求

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文物遗存的干预,按照保护要求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确保文物的真 实性、安全性、完整性,避免保护性破坏。

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强调文物的日常养护,预防灾害侵袭。 在建设相关设施中,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其风格要与文物环境风貌相协调。 注重文物环境保护,强调文物整体环境格局完整的重要性。 强调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明确刘氏庄园的定位,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计划,扩大社会知名度。 切实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制订管理规划并监督管理规划的实施。。 文物保护要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须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文物保护与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科学、协调、可持续的 利用文物资源,合理协调文物保护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

文物保护要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加大保护资金投入,保证各项基础工作和保养维护 的落实;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地方为主,逐级配套”的原则,地方政府在安排年度 财政预算时,要根据辖区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 增长同步增长。

文物保护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政府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文物有 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殊要求,要明确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要全 面兼顾文物景点的开发、建设以及展示文物多种社会功能的需要。

3.5总体布局 文物修缮工程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报批审定手续,不得擅自拆、改、扩建。

刘氏庄园总体划分为三个片区:

老公馆

新公馆

办公管理区

四、专项规划说明

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保护公馆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居住用房;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在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进行维护、修缮、整治,改善内部设施。

已建成的新式民居建筑根据其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进行保留、整治或改造、拆除,改造后建筑为一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脊高不超过 6 米,屋顶为灰色布瓦顶。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4.1 保护区划

4.1.1 保护区划调整依据

1)保护范围划定依据:

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分布状况;

保护对象的安全性及完整性;

周边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状况。

2)建设控制地带划定依据:

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

环境风貌的协调性;

周边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现状和发展预期。

4.1.2 保护区划调整

保护范围

现围墙外2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

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至新公馆东门外200米、老公馆(收租院)后门外100米,南至外延30米,西至安(仁)新(津)公路,北至新公馆围墙外50米。

4.1.3管理规定

农田及散落其间的村落是刘氏庄园依存的重要环境背景,有重要的景观作用,不可随意缩减农田范围、扩大村落规模,应保持田园农庄的乡土特色。

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建筑层高不超过二层、脊高不超过 9 米;屋顶形式、建筑色调与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传统民居应维持原貌,维修改造时建筑体量、外观上应与原房屋一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式建筑外部装饰材料不宜使用瓷砖、玻璃幕墙等材料,避免对文物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4.2 保护措施

4.2.1 修缮工程保护措施分类、内容

针对文物建筑保存现状,根据对文物建筑本体的干预程度分为日常保养、维修、抢险三类保护措施。

日常保养:针对基本完好的建筑进行,包括屋面检修、构架除尘、地面、装修检修等。

主要包括:刘氏祖居:大门。

刘文彩公馆:内院、二院、书房、红仓、花厅、放映室。

刘文昭公馆: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

刘文成公馆: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

维修工程:针对中度、轻度残损的建筑进行,包括梁架检修、屋面局部揭瓦、恢复传统木装修、地面局部检修、木构油饰等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

刘氏祖居:正房、厢房。

刘文彩公馆:前厅、后花园、收租院。

刘文渊公馆:所有建筑。

刘文成公馆:四进院。

刘文昭公馆:四进院。

刘文辉公馆:所有建筑。

抢险维修工程:针对中度残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建筑进行。主要包括:

刘文彩公馆:雇工院、小姐院等。

4.2.2 修缮工程技术措施内容

大木构架:对于劈裂、糟朽较严重的木构件进行剔补加固、极为严重的木构件进行更换补 配、防腐处理等。

屋面:屋面渗漏严重的建筑揭顶重修;局部渗漏的建筑对渗漏部位进行局部揭顶;无明 显渗漏的屋面进行检修保养。

墙体:对开裂、变形的墙体确定原因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对于泛潮严重的墙体进行防 潮处理并实施有效的排水工程消除对建筑墙体的影响。

木基层:对劈裂、糟朽的木基层进行更换。 木装修:对原有木装修进行现状保护;对后改木装修拆除恢复原状。 室内地面:对保持原做法的地面进行现状维修,对后改地面拆除恢复原状,对残损严重

的地面进行局部或全部揭除重墁。 院落铺装:对保存较好的地面铺装进行现状维护;对残损地面铺装进行全部或局部揭除重新铺墁;对局部积水的低洼地面进行垫高并重墁。

4.3环境规划

4.3.1环境整治

(1)保护村庄园建筑依托的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刘氏庄园东部的农田、原始村落和民居,保护由此形成的田园生活氛围,保护与庄园及相关人物相关的周边建筑、街巷。疏通整治七斗渠、农田溉渠,使其更好的发挥农田灌溉的作用。依《大邑刘氏庄园旅游发展详细规划》配置相关的文化产业景观。严格控制刘氏庄园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民居的数量、体量、高度及色彩,建议建设控制地带内居民点为控制性居民点。

各种管理和服务设施的建造应与环境风貌相协调。

(2)整治影响环境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

对建设控制地带内与刘氏庄园毗邻、使用非传统建筑材料的建筑外围种植绿篱,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其他民居建筑进行外观改造,使之满足建设控制地带内管理规定的要求。

(3)整治影响环境的空间景观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电力、通讯等线路逐步改造为地下铺设;其它区域的架空线路进行整治,避免线路随意拉建的现象。

(4)进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

整治刘氏庄园的院落环境,设置垃圾箱,设专人定时清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生活垃圾定点投放,集中清理,改变垃圾脏物随处可见的现象,保证文物建筑院落及周边环境的持续清洁。加强管理和监督,保证国保单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污水应以管道收集引至污水处理站净化后用于农、林灌溉,禁止随意排放;禁止向区内各种水体中丢弃废物,防止水体污染。控制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参观旅游车辆统一存放,内部参观机动车应为节能环保车辆。

4.3.2景观保护规划

保护刘氏庄园院落内的现有树木、花卉。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盆栽花卉点缀。停车场周边种植绿篱隔离带;停车场车位种植草皮,车位间适量种植乔木、灌木。拆除干扰建筑后的空地上预留消防通道后,种植绿地,美化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保质保量完成安仁古镇创5A级景区工作任务。

4.4 展示利用规划

4.4.1 展示原则

文物的展示和陈列具有研究、公共教育、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促进地方经济等多主面社会价值和意义,展示必须以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安全性、历史性为前提。合理、适度的利用,展示刘氏庄园的文化内涵。保护、优化周边环境,展示与配套设施应与刘氏庄园的整体环境和历史氛围相协调。科学管理游客,提供优质的展示服务。

4.4.2 展示目标

在强调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合理予以展示,通过全面展示刘氏庄园的文化历史内涵,达到有效保护文物,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对刘氏庄园文物本体、相关人物、当地民风民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示系统规划设计,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说明、文献书籍、影像展示、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展现文物价值。

4.4.3 展示内容和方式

在全面维修,整体复原的基础上,全部开放刘氏庄园文物建筑,全面、完整的展示庄园总体布局,使人们直观的了解刘氏庄园的整体规模、建筑布局和结构特色。充实现有四大展馆(刘文彩公馆、刘氏祖居、庄园文物珍品馆、刘文辉旧居陈列馆)及大型群雕泥塑《收租院》的展陈内容,提高展陈质量。

庄园建筑室内空间狭窄或摆放重要文物的,建议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提供实景漫游,以缓解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刘氏庄园博物馆现已运用了文物藏品实物展陈、文献、图片、录像、雕塑、蜡像等多种展示方式进行展陈,取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建议在此基础上继续开拓思路,使常设陈列与活动陈列、模拟场景相结合,达到更高的展示水平和更好的展示效果。

4.4.4展示分区和展示要求

1)展示分区

刘文彩公馆

刘氏祖居

庄园文物珍品馆刘文成公馆

刘文辉公馆

刘文辉公馆延庆园

2)展示要求

科学合理进行地展示,扩充展示范围,完善相关设施,提高展示水平,完整真实的再现刘氏庄园的历史面貌,使刘氏庄园的价值得以全面的体现。禁止添加影响文物真实性的设施、构筑物,利用科学手段形式多样的展示文物本体,做到全面、真实、科学的展示。按照成都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进行售票和收取讲解费用,社会效益最大化。

4.4.5展示路线

由旅游停车场乘坐庄园游览车或步行到达老公馆区,老公馆前部小广场为人员集散地,分五条支线分别进入刘文彩公馆、珍品馆及刘氏祖居。

老公馆参观结束后游客通过安惠里步行街到达新公馆进行参观游览,新公馆前部为人员集散地,分两条支线分别参观。 新、老公馆前的小广场可欣赏周边的田园风光、水田农舍。

4.4.6展示设施

1)展示设施的基本要求

保证文物的安全,任何展示设施的设置和安放都应杜绝对文物安全造成损坏的可能性。保证游客的安全,游览线路中的设施安置,要满足游客的安全需求。展示空间的光线、温度、湿度、环境等各方面,以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参观游览需求。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展示设施尽量不造成对展示对象的遮挡或其他不良的景观影响。

2)展示设施设置

在展示线路的主要位置设指示牌,各展示区设置必要的导览牌、解说牌、警示牌等设施。通过警示牌、加强教育管理等方式,禁止游客和当地居民破坏文物建筑及附属文物。设置旅游说明标识,内容包括文物价值简介和保护注意事项。进一步收集相关附属文物,部分存于库房,部分用于展示。对刘氏庄园文物本体、相关人物、当地民风民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示系统规划设计,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说明、文献书籍、影像展示、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展现文物价值,并对不同层次的游客制订不同深度的展示系统。建立数字展示中心,用科学、高效的展示手段确保文物安全,加强游客参观体验效果,扩大文物影响,进一步实现文物的社会价值。

4.4.7游客服务设施

建立新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老公馆西南侧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含售票处、导游中心、信息咨询、商品销售、医疗、邮政、交通工具租用等各项设施。游客中心用房采用四川传统民居外观,与公馆建筑相协调。建立旅游停车场统一停放参观旅游车辆,净化文物景区外部环境。利用安惠里步行街满足游客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的需求。继续使用现有老公馆、新公馆的游客休息厅、休息设施,旅游旺季沿围墙适度放置简易条凳,提供临时休憩场所。继续提供有效的医务服务、通讯服务,及时维护、更新各类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4.8开放容量控制

1)确定环境容量的意义

文物保护和有效利用是文物保护规划的两个重要目标,达到两者和谐统一,合理确定开发的力度和规模,以保证国保单位及相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容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2)确定环境容量的依据

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容量必须以不损害文物原状、有利于文物管理为前提,容量的测算 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测算数据需要经过实践核实和技术检测修正。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容量测算应综合考虑以下要求: 文物容载标准:

文物容载指文物本体承载游客的数量,容量以不对文物产生损害为标准。 古建筑群容量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观赏建筑的内部结构、格局陈设、展陈等,室外欣赏建筑外观与环境;室内容量指建筑内部能够容纳的游客容量;室外容量是指建筑周 围容纳参观者的容量;本规划根据刘氏庄园的实际情况,对室内室外容量相结合,进行综合 考虑。

生态容量标准: 生态容量标准指文物所处生态环境可以承载游客的数量,例如:当地生态环境对游客带入的生活垃圾的承载量,游客产生的噪音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游客心理容量标准: 除了文物容载标准,游客的观赏心理标准是文化旅游品质的重要指标,一般以每个游客针对不同文物所需的游览空间作为标准。

3)环境容量估算

据刘氏庄园的现状进行预测,并对游览人员最大容量进行控制。

计算方法如下:

刘氏庄园的主要游览对象为建筑群本体、室内展陈及周边田园风光。

按照刘氏庄园文物游览区面积2.1万平方米计算,人均最佳空间标准10平方米,刘氏庄园文物游览区瞬时最佳环境容量为2100人;按照日开放时间8小时计算,刘氏庄园文物游览区游览一次需时间2小时,日周转率为4,日最佳环境容量为8400人次; 按照年开放时间365天计算,年最佳环境容量为310万人次。按照人均最大空间标准2平方米计算,刘氏庄园文物游览区瞬时最大容量为10500人;按照日开放时间8小时、日周转率4计算,日最大容量为42000人次; 按照年开放时间365天计算,年最大容量为1533万人次。一旦超过42000人次的日最大容量,将启动《旅游高峰期安全处置预案》,暂停售票,并对游客进行分流。

4.5管理规划

4.5.1管理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

1)管理机构

成立学术委员会,设置专门科技研究人员。

2)经费来源

国家、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国家、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的专项拨款

门票收入

3)资金使用

日常办公费用、文物保护和利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经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4)人员编制

现刘氏庄园博物馆编制人员数量能满足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要求,但文物保护专业力量相对薄弱,应加强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文物管理、日常保养维护、档案资料管理等都由专人负责,并能够做到科学、规范。所有人员均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5.2管理办法制定要求

1)制定《大邑刘氏庄园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2)制定《大邑刘氏庄园藏品日常养护办法》

3)制定《大邑刘氏庄园藏品征集管理办法》

4)制定《大邑刘氏庄园藏品档案管理制度》

5)制定《大邑刘氏庄园藏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

6)制定《大邑刘氏庄园文物库房管理制度》

2)日常管理规章制度

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内控制度》,制度包括《行政值班制度》、《安全保护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各种假日的规定和处理》、《影视拍摄工作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导游管理办法》等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职责分明,依法办事,有章可循,违法必究。

3)防火、防洪、防震等急性灾变应急措施预案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涉及防恐、消防、安防、游客安全等各个方面,责任明确,对紧急灾变的应对能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制定了险情巡查、灾情快报度、汛期抢险、安全保护等。制度(具体的规定条文见《基础资料汇编》),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障文物的安全。应加紧制定预防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预案。

4.5.3 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与日常工作内容

1)刘氏庄园博物馆的责权范围

权力范围

有权力制止破坏文物的行为;有权力制止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破坏农田绿地、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的行为;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建设活动有监督权力。

责任范围

负责文物的安全、维护工作、档案记录;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护和环境整治工作;科学合理的设置展陈,不断提高展陈水平;保障正常的开放和游客的安全;有展开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有责任控制周围乡民及游客对文物保护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2)日常工作内容

制订各项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各种防灾措施紧急预案,并确保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设置保护标志,树立说明牌、指示牌、警示牌等设施。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边界设置界碑。负责组织刘氏庄园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及修缮工作。负责监督实施刘氏庄园的文物保护规划。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日常保养维护工作。相关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按照文物级别建立档案。科学合理的设置展陈,不断提高展陈效果。开展日常宣传和对游客的引导解说工作。

4.5.4培训计划和宣传、教育计划

 

1)培训计划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

对上级文物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进行集中学习,对技术性较强的文件要重点学习领会。定期派出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文物保护鉴定、修复等相关业务培训班;派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到相关文物保护单位观摩学习交流管理经验

2)宣传教育

游客服务区立宣传牌。向当地居民加大文物保护法宣传力度,增强当地政府、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使民众自觉保护文物和保护周边的环境。

4.5.5 建设文物库房及办公管理区

在刘氏庄园外部择址建设新的文物库房及文物工作管理区,使文物建筑完全用于展示,解决当前文物建筑功能分区混乱、库房文物保存环境较差的问题。在老公馆西南建设文物工 作管理区,占地面积 4000 ㎡,包括工作区和文物库房,建筑外观采用四川传统民居形式,单体建筑规模与不超过老公馆主体建筑。建设具有相应保护条件的文物库房,保证文物安全。

4.6基础设施规划

4.6.1道路

1)游览线路

安仁镇已形成良好的旅游交通线路,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养护,确保畅通。参观、考察、内部管理使用的交通工具均应停放在旅游停车场,刘氏庄园游览区内仅限步行,去往安仁镇其它游览点可提供环保游览车。

2)停车场

扩大现有旅游停车场,进行合理绿化,种植绿篱隔离带,使之成为环境良好的绿色停车场。建设新公馆北部备用停车场,满足旅游旺季停车需求。

4.6.2 给水、排水

根据《大邑县安仁镇总体规划》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经处理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向用户供给。城镇配水管网以环状管网为主,规划沿道路敷设,保证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供给。

根据《大邑县安仁镇总体规划》实行雨污分流,充分利用地形的自然坡度,沿道路敷设污水、雨水管道,分片分区建设污水管道,污水经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斜江河,雨水就近排入斜江河、桤木河等沟渠。疏通院落排水系统。

刘氏庄园游客饮用水采用瓶装方式。

4.7规划

4.7.1消防

为确保在停电情况下的消防用水,刘氏庄园新公馆前部建设大型消防水池,老公馆仍使用刘方成公馆院内地下消防水池,并保证满水状态。刘氏庄园保护范围内,按照成都市消防支队设计批准的消火栓配置方案,配备完善消防器材、并保证其正常使用。重点文物建筑安装消防自动报警装置。加强消防设施的管理,检修现有的消防栓和消防自动报警装置,保证其正常使用。建设新老公馆外部消防通道,形成消防环线,确保文物安全。

持续推进并保质保量完成刘氏庄园消防系统建设项目验收、评审、检测等项目工作。

4.7.2 安防

定期检修各处安防设施,及时维修故障设备,确保各安防设施处于正常可用状态,升级改造重点文物点现有安防设备,新清理院落(刘文渊、刘文辉延庆园)配备安防设备,确保文物建筑安防无死角,保障文物安全。认真执行《安全保护制度》,加强人员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与当地 110 建立自动连网报警系统。

持续推进并保质保量完成刘氏庄园安防建设项目工作。

4.7.3防雷

持续推进防雷工程项目验收、评审、检测等项目工作。

4.7.4 展陈提升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修缮项目,对约138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分展区地面进行做旧处理、重新装饰装修;陈列布展部分新增艺术字、背景油画、沙盘模型、高清喷绘、独立展柜、通柜、展台、托架、说明牌、墙面展板、场景高度还原布置、艺术雕塑;电气照明及灯具部分进行线路重新穿管敷设,增加博物馆专用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增加多媒体中控、弱电设备、增加安防监控设备;高科技部分增加全高清互动投影、全高清LED屏幕、触摸屏互动系统、互动沙盘系统等。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泥塑《收租院》陈列馆中的墙面、地面进行保护修缮,并增加展示专用玻璃、多媒体展示系统、艺术场景还原等。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院落内外重要节点景观、绿化、小品进行提档升级。

4.7.5 文物修复

为做好我馆馆藏珍贵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使其得以长期保存,拟实施馆藏珍贵纸质文物修复项目,对245件珍贵纸质文物进行修复。

4.8拟实施重点项目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内容

投资估算

备注

1

馆藏珍贵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对纸质文物藏品进行修复。

600万元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修缮项目

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区进行提升改造。

3000万元


3

保护修缮项目

对刘氏庄园建筑本体进行维修加固对其余建筑进行维护改造。

800万元


4

刘文辉公馆延庆园活化利用提升项目

对刘文辉公馆延庆园临展区进行提升改造

800万元


5

智慧化文物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搭建文物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500万元


6

文物综合保护管理中心项目

建设刘氏庄园文物综合保护管理中心

4500万元


7

刘文渊公馆延庆园活化利用项目

对刘文渊公馆展区进行提升改造。

400万元